一、關於減隔震技術
減隔震技術是指消能減震隔震工程技術和隔震技術。隔震設計是通過設置隔離層以隔離地震動,消能減震設計是通過設置消能部件吸收與消耗地震能量。國內外的實踐經驗證明,減隔震技術能夠有效減輕地震作用,提高工程的抗震設防能力。
二、推廣應用減隔震技術的意義
要求防震減災工作堅持“以防為主、防抗救相結合”的方針。市地處東南沿海地震帶,經濟發達,人結構補強口密集,建築物密度大,破壞性地震是嚴重威脅城市安全的高等級風險。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視防震減災工作,積極推動防震減災與經濟社會融合式發展,經過不懈努力,2015年,我LRB隔震墊市成為全國首批“國家防震減災示範城市”。
加快推進減隔震技術的應用,變被動救災為主動防災,為社會提供更安全的建築和基礎設施,是深化防震減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,對於增強城市防御地震災害的能力,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風險,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城市安全運行具有重要意義。為此,經市政府同意,市應急辦聯合市發改委、市住建局出台了推廣應用減隔震技術的文件。
三、推廣應用工作的要求和主要內容
(一)總體要求
對照“國際先進、國內一流”的標准,本著“安全第一、確保質量”的原則,積極、穩妥推廣應用減隔震技術。
(二)試點先行,有序推廣
坪山新區作為我市減隔震技術推廣應用示範區鋼板補強,組織開展減隔震技術試點工程,為全市推廣應用減隔震技術提供可復制的經驗。
(三)突出重點,分類施策
新建3層(含3層)以上的學校(教學及輔助用房、辦公用房、生活服務用房)、幼兒園、(門診樓、醫技樓、住院樓)等人員密集公共建築,應結合工程實際采用減隔震等抗震技術。
對於其他類工程是優先、鼓勵和提倡使用。
需要說明的是,任何技術的使用都有一定的適用條件和範圍,減隔震技術也不例外。有關規範對於隔震設計和消能減震設計的適用條件、對於隔震裝置和消能部件都有明確的要求。設計單位和人員采用隔震設計和消能減震設計方案時,要結合工程實際,嚴格執行規範,進行計算分析,務必使設計符合規範的要求。
(四)加強監管,確保質量和安全
市有關主管部門各司其職,加強減隔震工程的監管,確保質量和安全。市住建局組織有關技術規範的編制工作,在工程建設的各環節中加強監管。市交通、水務等部門落實本行業的實施辦法,加強減隔震工程的指導和監管。
(五)堅持創新驅動,推動產業發展
市發展改革委、市經貿信息委、市科技創新委、市交通運輸委、市住房建設局、市水務局、市應急辦(地震局)要注重發揮的科技創新優勢,通過加強技術研發,培養高端人才,推動減隔震技術產業發展。
四、組織實施
(一)加強領導,工作要實
坪山新區和市發展改革委、市經貿信息委、市科技創新委、市國土規劃委、市交通運輸委、市衛生計生委、市教育局、市文體旅游局、市住房建設局、市水務局、市應急辦(地震局)等部門,要加強組織領導,壓實工作責任,確保推廣應用工作取得實效。
(二)加強宣傳,工作要細
各區、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加大宣傳力度,為推廣應用減隔震技術創造的良好輿論環境。
- Nov 01 Wed 2017 10:18
關於加快建設工程推廣應用減隔震技術的意見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